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欢迎您!
安海路69号
“三一堂”是一座教堂,由教友募捐于1934年动工兴建,至1945年底中楼建成后才告竣工,陆陆续续建了十多年。设计人林荣廷,屋顶结构由荷兰工程师协助设计,中国人施工。
这是一座粉红色的砖墙建筑,带有一个条石砌筑的地下室,平面是拉丁十字形,建筑面积856㎡。每一面都有山墙,山墙下边由方柱分成三道高达3米的大门,两边各有一个窗。窗楣饰有小山尖,和正中的山墙形成三角对称,所以三面都有一个主入口的感觉,这三面的三角形山墙簇拥着正中间的八边形钟楼。屋顶由钢筋网状构成,罩在四周墙上,中央借助钟楼的重量,压住屋架重心,使屋顶形成一个整体。
“室内宽敞明亮,中央是一个十米直径的穹隆,像一个大喇叭,也许是它的原因,使殷承宗、许裴平、许裴星兄弟、吴天球等中外著名音乐家在无扩音的情况下演出都盛赞室内音质效果极佳,所以这幢建筑不但有建筑功能,还包含着丰富的声学效应。
会堂可容纳一千人左右的座位,音响极佳,其原因在于讲台结构。首先是讲台如同大音箱,讲台立面用木板围护,屋顶木板条天棚,天棚内有很大的空间,这种结构和提琴的结构相似,没有回音,由于室内平面呈十字平面,结构呈八个角,回音通过它吸收了。
主要入口处用四根方棱方角的壁柱来支承山花,额枋没有浮雕,也没有复杂的线脚,而是用三皮条石夹以两皮红砖作成的。翼体的窗顶也设置了花岗石的小山花,檐下也砌了两皮条夹以一皮条红砖。在十字平面的交叉点上耸立起八角形的钟楼,在四角钻尖的坡顶上用半圆球顶作为收头,它的上边安放了一个十字架,形成这教堂建筑的主要标志。钟楼是广东工人施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