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204-04-00-2023-046 主题分类 管委会文件
发布机构 鼓浪屿管委会 文 号 厦鼓管〔2023〕78号
有效性: 未设置
内容概述: 鼓浪屿管委会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鼓浪屿管委会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2-27 10:45
字号: 分享:

  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

  现将《鼓浪屿管委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鼓浪屿管委会

  2023年12月27日

鼓浪屿管委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

  一、2023年工作成效

  2023年,鼓浪屿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申遗成功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旅融合发展,较好实现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一)立足知行合一,推进自身建设加强

  铸思想之魂。坚持知在行前,狠抓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通过专家学者授课、宣讲报告会、专题培训、自学原著原文等形式,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制发“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学好指定教材和《习近平在福建》等特色教材,切实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专题研究制定方案,组织动员部署,细化学习计划,注重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重点环节,边学边改,对鼓浪屿文旅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点题整治,开展“以学促干”百日攻坚行动,以7个专项活动为切入口,推进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强党建之力。结合实际细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人员补齐配强机关党委委员,做好7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确保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加强党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开展党务工作季度检查,及时晒单通报,督促整改,基层党务工作更加规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制定《关于在鼓浪屿管委会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开展调研成果交流,提振干事精气神。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加强机关工作作风、群众诉求办理、优化行政服务、提升旅游质量等方面的督查,进一步营造良好风气。大力弘扬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开展“近邻·思民”专项活动,17名处级干部挂钩社区群众101户,协调解决问题,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树廉政之风。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思想+强党性+共奋斗”知识挑战赛,开展“七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和“清风鹭岛·思廉明志”廉洁文化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廉洁家风故事展和红色电影,落实“每月一主题”廉政教育,筑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2022年市委主体责任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2023年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反馈的4个方面 13个具体问题,及时认领研究,明案定策,具体到人,推动整改落细落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舆情监管力度,分析研判舆情1.2万条,落实“三审三校”,加强信息发布审核及新媒体账号建管用,守牢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

  (二)立足精细专业,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机制协同有方。坚持规划引领,完成《鼓浪屿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消防专项规划》专家组验收,推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鼓浪屿遗产地各类遗产要素保护名录》《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导则》《鼓浪屿风貌保护与一般建筑有机更新设计导则》编制,有效落实遗产地整体性保护。注重学研合作,委托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开展“鼓浪屿文化价值的核心内涵研究”和“近代中外媒体与鼓浪屿的国际影响力研究”课题研究,深化与清源视野团队在保护管理、文物修缮、活化利用方面合作,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机制创新。完善内控制度,更新出台《鼓浪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企业名录库》,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品质。

  修缮监测有力。发挥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作用,有力推进四落大厝、大夫第、博爱医院旧址、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等核心要素的保养修缮工作,完成第二轮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年度任务,开展26处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风貌建筑小修保养,整体形成“完成一批”、“修缮一批”、“设计一批”的良性局面。拓展监测范围,针对建筑本体病害、重点建筑周边树木倒伏、历史建筑周边地质灾害等开展专项巡查监测,加密重点建筑庭院临街外墙巡查频次,预防人为改造破坏。突出数字赋能,利用无人机拍摄核心要素第五立面,充实历史建筑资料的同时为修缮、渗漏排查提供协助。

  活化利用有效。探索修缮、保护及活化利用功能需求“一步到位”式的整体设计,将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打造成“鼓浪屿摄影陈列馆”,讲述“中国摄影第一人”林鍼的故事。为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美国领事馆旧址量身定制,活化为美术陈列馆、电影音乐馆,最大程度盘活鼓浪屿空置空间资源。打造鼓浪屿元宇宙项目,运用数字技术线上复刻鼓浪屿景区线下场景,完成鼓浪屿53处核心要素BIM扫描建模外观场景拍摄和25处文保建筑点三维测绘扫描,推动元宇宙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历史风貌建筑从事经营活动业态前置征询,今年以来处理业态前置征询353家,科学有效前置审查文物利用。

  (三)立足品质提升,推进文化高地打造

  文化活动品牌化。围绕打造“音乐之岛”,高位策划音乐节庆活动,打造高品质音乐圣地。成功举办第九届鼓浪屿诗歌节、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第十二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暨鼓浪屿青少年钢琴比赛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其中,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期间日均上岛人数约为今年1-6月份日均上岛人数的1.77倍,旅游收入较6月份日平均值增长约63.6%;钢琴艺术周通过高端专业赛事、精品演出和趣味互动,吸引国内外关注,连续三天登上《新闻联播》,有效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力。启动“鼓浪屿驻岛艺术家”计划,已签约米歇尔·达尔贝托等4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助力鼓浪屿开拓艺术创作、文化交流的国际视野。

  公益演出常态化。链接优质音乐资源,启动“365行动方案”,推动琴岛音乐文化人人可赏、日日可听、深入人心。邀请音乐学校学生、厦门南乐研究会定期在重要场馆、户外街头空间进行展演,每月在菽庄花园举办一次诗歌吟诵活动,鼓励音乐爱好者举办家庭音乐会、庭院音乐会,厚植音乐文化发展土壤,其中由廖昌永教授领衔演绎的庭院雅集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居民游客参与其中。延长大型活动时间,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推出60余场免费音乐活动,第十二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的75场活动全部免费开放,真正实现音乐惠民。推出共享钢琴,在汇丰银行公馆旧址、八卦楼、刻字馆打造“鼓浪屿音乐会客厅”,在全岛设置7个“鼓浪屿共享钢琴”演奏点,营造“人人皆可弹钢琴”的艺术氛围。

  推广交流多样化。积极学习借鉴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受邀参访意大利、圣马力诺、法国等友好城市,赴韩国参加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并作案例分享,前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就有关工作争取支持,拜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干事探讨相关合作事宜,全年共接待外国友人参访团50余次,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增进。主动开展宣传推广,在中宣部举办的全国宣传部长培训班、文化遗产管理与评估国际培训班上作案例分享,面向大众举办13场多主题社教活动,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心写治平——乾隆皇帝御笔书画特展”等特色展览。整合全岛自媒体资源,形成方向统一、内容丰富、各有特色的宣传群组,推出“琴岛·乐集”、“码”上游世遗、鼓岛人物等特色专题,林巧稚纪念馆荣获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鼓浪屿魅力得以多角度展现。

  文旅保障品质化。扩展票务合作销售渠道,升级核心景点WIFI高质量覆盖,完善公益场馆游客登记系统建设,优化老人、团队快速入园入馆流程,整合游客中心对外服务热线,完善三丘田游客中心等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提升便民服务品质。落实安全旅游,先后11次开展民营景点常态化安全检查,加强节假日前后各景点旅游安全、消防设施、燃气使用等检查,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网格督导机制,对文旅中心、故宫外馆实际问题进行滚动督办,做到清账销号整改到位,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四)立足为民服务,推进治理水平提升

  聚力提质城市管理。完善市政设施配套,推进三个临时停泊点修缮排险及大德记栈桥重建。坚持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相结合,引导岛内房屋修缮改造、新建设施与岛内历史环境特征相协调。召开老旧小区及文明创建围墙提升改造专家评审,开展4批次78处公房整治,完成外立面脱落、墙体寄生榕、线路老化等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市容专项治理,加大跨店占道经营、油烟噪音扰民、乱涂画、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共开展各类整治500余起,查处各类违法建设40余起,拆除面积1000余平方米。修订《鼓浪屿失信联合惩戒实施细则》,今年以来列入惩戒名单24人,鼓浪屿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执法检查22次、市场监管联合检查23次,进一步夯实“平安之岛”根基。

  致力提效公共服务。完善民生服务业态,引进安德鲁森、向阳坊等平价民生项目,提供17处公房非住宅作为民生类用房,非住宅公房招租中民生类招租占66.7%。落实危房抢险救灾值班中心24小时值班服务,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房屋安全问题,做好台风应急响应,对在建工地和危房点位进行巡查,落实预防措施,保障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内厝澳路304号声乐小区周转房实施第二期整治提升工程,增加了空置周转房的生活配套设施,改善周转居住条件,解决单体大修工程承租户临时周转难题,提高周转房利用率。

  着力提升环境景观。落实《鼓浪屿绿化提升策划规划(暨绿化设计导则)》工作要求,推进鼓浪屿重兴三和宫摩崖石刻等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提升。开展鼓浪屿庭院绿化提升工作,免费为驻岛单位和社区居民发放三角梅、炮仗花等植物种苗1632株,促进全岛公共区域和庭院绿化美化提升。完善龙山洞景观提升工作,设计“百年光影”“琴岛艺术”“万国建筑”“名人故事”四个主题,对鼓浪屿历史照片、音乐文化、历史建筑及名人进行展示。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鼓浪屿管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遗产保护的能力水平,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打造高品质音乐圣地,坚持保护“记忆”、留住乡愁与挖掘利用相统一,守护好鼓浪屿的“根”和“魂”。

  (一)强化政治建设,推动历史文脉的永续传承。鼓浪屿管委会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申遗成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国之瑰宝”为定位,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着力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性、机制性问题,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让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二)心怀敬畏之情,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鼓浪屿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心怀敬畏,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可延续性的理念,持续推进《厦门市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修编和《鼓浪屿风貌保护与一般建筑有机更新设计导则》审查实施。分步推动美国领事馆旧址、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等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设计。充分挖掘岛上建筑特色,促进历史风貌建筑的活化利用和公房的有效利用,将八卦楼打造成为“国内唯一、世界一流”的风琴博物馆。

  (三)打造文化品牌,营造诗意浪漫的人文氛围。围绕打造音乐圣地的目标,持续办好鼓浪屿钢琴节、音乐节、诗歌节等品牌活动,推进“鼓浪屿驻岛艺术家计划”“鼓浪屿艺术高地计划”“鼓浪屿星培育计划”,吸引更多高端艺术家、钢琴家和著名诗人入驻鼓浪屿,提升文化品牌效应。实施“365行动方案”,做到每日有音乐声、每周有音乐演、每月有音乐会、每季有音乐节,不断激发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内生动力。

  (四)提升治理效能,重拾温馨文明的家园气息。坚持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推进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推动管理体制更加畅通,让鼓浪屿的美更加精致,更有内涵。推进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统筹规划建设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拓展公房智慧监管模式,运用执法和信用惩戒等手段规范文旅市场,扎实守牢全岛安全生产底线,切实将鼓浪屿打造成安定有序温馨之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27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3096号闽ICP备05021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