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欢迎您!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社区治理、文化旅游融合提升、队伍建设管理“四个典范”.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社区治理、文化旅游融合提升、队伍建设管理“四个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以法治为保障守护世界文化遗产:访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一琳

发布时间:2019-11-04 11:25 字号:

  □ 本报记者 汪闽燕

  47年前的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达成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共识。中国于1985年加入公约。截至目前,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数量上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唯一被列为“历史国际社区”的世界文化遗产。近日,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一琳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鼓浪屿将借鉴国际理念,用法治手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

 

  全国唯一历史国际社区

  在鼓浪屿这个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不仅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丰厚,而且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和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了更好地保护鼓浪屿这个历史国际社区,郑一琳说,2008年,鼓浪屿启动申遗工作。2016年1月29日经国务院通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立法上树立五大理念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意味着鼓浪屿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即具有罕见的文化和自然价值,它超越了国家界限,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保护遗产是一切利用和传承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精髓和根本所在。

  为了更好地保护鼓浪屿,郑一琳说,《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工作自2017年8月启动,2019年6月28日,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条例》,并于2019年7月8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通过和实施为鼓浪屿的保护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在立法上,我们着力树立五大理念,构建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郑一琳说,这五大理念包括整体保护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理念。

  具体而言,《条例》从体系上进行了突破,形成总则、规划与管理、传承与利用、共享与保障、法律责任的立法框架,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定义、内涵、保护范围都作了相应规定,构成了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郑一琳说,作为鼓浪屿申遗成功后厦门市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修订的首部法规,《条例》提炼申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文物建筑修缮、文化保护传承、遗产活化利用、社区保护建设、旅游发展等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同时明确了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这充分体现了厦门市对鼓浪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的理念和决心,也标志着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保护进入法治化保障时代。

 

  在司法上全面保驾护航

  为推动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配合遗产保护条例施行工作,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同步出台了《关于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司法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

  思明区法院院长刘新平表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司法护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聚焦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立足法院工作实际,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以更优服务积极回应鼓浪屿辖区居民司法关切,以更大作为、更实举措主动顺应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大局”。

  此外,为确保涉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同时便利鼓浪屿本岛居民,思明区法院还对鼓浪屿法庭受案范围依法调整,强化了鼓浪屿法庭作为鼓浪屿驻地法庭的司法职能。

  英国议会通过《环境法案》

  据英国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英国议会日前通过《环境法案》,要求政府在205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法案要求政府确保环境保护为所有决策的核心目标;增强地方政府权力,以处理当地家庭垃圾焚烧等空气污染源;对塑料及塑料包装的产品生产商增收费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法案还要求英国各自来水公司共同制定满足该国当前和未来对水资源需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