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204-04-00-2021-008 主题分类 管委会文件
发布机构 鼓浪屿管委会文明委 文 号 厦鼓管文明委〔2021〕2号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鼓浪屿管委会文明委关于印发《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鼓浪屿管委会文明委关于印发《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2-05 16:46
字号: 分享:

  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基层单位:

  现将《鼓浪屿管委会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认真学习,结合本单位实际,筹划组织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鼓浪屿管委会文明委

  2021年2月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鼓浪屿管委会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鼓浪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使命,为厦门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鼓浪屿管委会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2020年度工作成效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和“厦门党建e家”,创新学习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鼓浪屿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旅游品质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进一步提升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历史国际社区品质。

  (二)强化教育宣导,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1.强化正确价值引领。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题,利用线下线上平台常态刊播“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不行为”规范、“光盘行动”等宣传。充分发挥鼓浪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开展“文明同行战疫情,守护家园在行动”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宣传,组织系统党员到鼓浪屿街道、中华街道、厦港街道和境外人员隔离酒店参与疫情防控。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鼓浪屿文旅中心举办“思忆中秋,传承文化研学体验”、“鼓韵舞清秋——十八届鼓浪屿中秋文化嘉年华”、“琴岛圆月 福满人心”等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办“宫里过新年”、七夕专场文艺演出、“宫里过中秋”等公益活动,营造鼓浪屿和谐社区、和谐邻里的良好氛围。

  2.深化先进典型选树。充分发挥家庭文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7月,管委会文保处处长陈辉杰家庭荣获“2020年度厦门市最美家庭”。积极参加厦门市星级志愿者推荐评选,11月,鼓浪屿遗产保护志愿者李俞红被评为“厦门市四星级志愿者”,黄国志、林美珍、苏志明被评为“厦门市三星级志愿者”。参与厦门市社科普及先进个人推选,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讲解员陈曦被评为“厦门市社科普及先进个人”。鼓浪屿遗产保护志愿者刘琴、谭继群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被评为思明区“最美抗疫志愿者”。12月4日,鼓浪屿景区志愿者协会对2018-2020年度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进行表彰,管委会选送的“快乐健步走 文明齐动手”项目荣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罗芳菲、邱惠雪、孙盛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3.注重典型示范宣传。大力宣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选树一批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道德标杆和身边好人,“鼓浪屿”微信公众号从2月7日起连续刊出管委会系统党员干部甘斌、章其、朱航、翁顺利、苏小晶、戴妮等抗疫先进事迹。3月5日《厦门日报》、“战疫志愿红”刊登了鼓浪屿管委会专版采访。对“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宁、“最美家庭”获得者陈辉杰、五星级志愿者刘琴、四星级志愿者李俞红和抗疫先进典型等进行宣传表彰。进一步落实道德典范礼遇帮扶工作,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三)注重常态长效,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1.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在加强管理、健全机制、保持常态上下功夫,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以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学习教育、宣传阐释,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细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和具体举措,推动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历史国际社区品质提升,推动各项创建活动在守正创新中深化拓展,在务求实效中深入推进,在为民惠民中深耕厚植。

  2.构建合力创建的格局。为助力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管委会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确保全岛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全力做好总评年测评迎检工作。风景区纪工委牵头成立联合督查组,对鼓浪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专项督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从8月1日起,各处室负责人化身为“网格员”,常态化组织开展“快乐健步走 文明齐动手”洁净家园活动,截止12月5日,共组织洁净家园活动110场,650多人次参加,服务时长1423小时。

  3.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开展洁净家园、文明旅游、垃圾分类等群众性实践活动,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中不断推动鼓浪屿世界遗产地和历史国际社区品质提升。8月19日管委会文明办高质量完成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系统材料上传;25日,高标准完成上级文明办对鼓浪屿的实地考评任务。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正式授予鼓浪屿管委会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4.开展精神文明共建帮扶。发挥全国文明单位在履行社会责任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化与同安区宋宅村精神文明共建帮扶。1月16日,管委会主任郑一琳带队来到宋宅村,为6名帮扶对象分别送去3000元慰问金和节日问候。7月2日,管委会副主任梁怡新带队来到宋宅村与镇、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并为6名帮扶对象分别送去慰问品。指导下属文明单位鼓浪屿文旅中心和鼓浪屿房管所做好与同安区卿朴村和古庄村的精神文明共建帮扶。

  5.开展“战疫”公益行动。2月27日,管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的倡议,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爱心厦门”助力“战疫”爱心捐款活动,137名党员全部参与捐款。3月13日,管委会主任郑一琳带队来到鼓浪屿医院,为奋战在鼓浪屿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送去慰问品。5月28日,管委会组织系统22名志愿者参加“热血助人 同心战疫”无偿献血活动,采血量3300毫升,体现了管委会干部职工勠力同心、战胜疫情的决心和担当。2月,管委会实施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及直系亲属过渡、景点全年免费政策,6月,鼓浪屿国有景点免费向全国公安民警开放,体现了管委会崇尚英雄,尊重警察的爱心和关心。6月至7月启动“鼓浪屿致敬白衣天使计划”公益活动,共接待3批近500名援鄂来鼓疗养的医护人员,鼓浪屿商家提供3000间免费客房,4000份餐点优惠券及每人一份伴手礼,总价值近400万元。

  6.开展“爱心厦门”结对帮扶。管委会所属基层党组织及处级以上干部认真落实“爱心厦门”工作部署,与33名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心。与龙头社区、内厝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在儿童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点,为社区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送上爱心关怀,推动全社会爱心氛围进一步升温。

  (四)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1.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为更好地发挥管委会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0月20日,鼓浪屿红色驿站揭牌,驿站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面旗”的总体思路,成立红心、民心、全心“三心”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党建及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将红色驿站打造成鼓浪屿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党建品牌和鼓浪屿良好形象的展示窗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加强活动宣传网络化。通过“鼓浪屿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宣传鼓浪屿志愿者的服务动态和先进典型。全年共发推文111篇,其中《疫情面前勇担当,鼓浪屿志愿者全力支援防“疫”》《最暖的微笑,最好的服务,因为我们是“鼓浪屿志愿者”》《鼓浪屿申遗成功三周年,背后这群人依然在努力着...》《携手共度双节,志愿服务不停歇...》等6篇原创推文被志愿厦门、文明厦门等有影响力的公众号转载,进一步提高了鼓浪屿志愿服务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3.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自4月11日鼓浪屿恢复志愿服务以来,遗产保护志愿者们坚持每周三上午,周六、周天及节日全天分别在钢琴码头、三丘田游客中心、人民体育场等处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全年共开展152场活动,900多人次参加,服务时长5222小时;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90余场,490人次参加,服务时长2673小时;鼓浪屿管委会志愿服务队,共开展16个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时长4569小时。

  (五)围绕文旅融合,提升历史国际社区品质

  1.打造优质文旅品牌。提升鼓浪屿音乐厅文化功能,推出鼓浪屿特色音乐情景剧;推动延平戏院旧址作为鼓浪屿城市放映厅和社区会客厅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金鸡百花”效应。引入《万里走单骑之遗产里的中国》节目拍摄,展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魅力;规范“鼓浪屿”及文化遗产相关重要名称、品牌、商标的管理和使用,激活鼓浪屿文化IP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第22届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第18届中秋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鼓浪屿节庆品牌。

  2.落实文化扶持政策。引入高端文化项目落户鼓浪屿,有八批24个重点文化项目通过评审,包括大师工作室2家、重点文化企业3家、重点文化活动19项。积极落实《鼓浪屿公益性文体项目“以奖代补”暂行规定》,共奖补159个项目,其中公益性文体活动141场、公益钢琴演奏点2处、公益性文化展馆5家、最美庭院10家、爱心驿站1家。

  3.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推动鼓浪屿作为全市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建设,打造“一部手机游鼓浪屿”服务平台。上线高德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对鼓浪屿旅游产业运行的动态监测,为旅游产业提升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依据。举办AED落地启动仪式及定向越野挑战赛,启动“守护生命计划”,组织全岛200名AHA国际急救员培训活动,保障鼓浪屿旅游安全和公共服务。

  4.推进诚信教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鼓浪屿综合管理惩戒信用修复机制,规范公益修复工作流程,鼓励失信主体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改过自新,引导诚实守信。今年管委会共审核各类违法违规信息271条,其中首次劝诫36人,拉黑49人,禁足13人,期满撤销154人,提前解除19人,有力保障了景区的严格执法和有效管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管理体制调整后,管委会文明办功能有所弱化,工作衔接还不够顺畅。二是部分干部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不高,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偏少。三是志愿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窗口创建,参加厦门市道德模范和星级志愿者评选,倡导“八不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行为规范。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以创建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建帮扶和“爱心厦门”建设,常态化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和“爱心暖城 志愿同行”主题活动,着力推进洁净家园、文明旅游、垃圾分类等群众性实践活动,打造爱心典范,营造温馨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志愿服务管理。以《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为指导,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推进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品质提升凝聚共识、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27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3096号闽ICP备05021348号